三月,是个多雨的季节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那小杜,把个“做冷欺花,将烟困柳”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地说尽了。只是他说的是江南冷雨,浸浸漫漫,总也引人少不了些许惆怅、些许暗愁和浅恨。
相较于江南,江北的小雨则是欢快而明亮的,少了些浸淫的意味。尤之于那个张恨水和他的先祖长眠的故乡——潛山古镇余井的“黄土岭”。
在黄土岭,最喜欢的是仲春的那一袭烟雨,长长的雨丝中,长春湖的堤柳轻轻摇曳,和着长春湖里顺着“亭子河”流淌的灵波,泠泠弹起的一曲韵歌,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,只能融入雨中,淡在烟里,久久不散。难怪一生飘蓬的张恨水总也念念不忘,常以“天柱山人”“我亦潜山人”的笔名来倾吐他对故乡的缱绻。
雨中的“张恨水故居”静静的,少了些平常的喧闹,那是一幢青砖小瓦房,前后共两进,面阔五间,前后都有庭院,鹅卵石砌成的围墙。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,天井两边的房子一字儿排开,每间房子上都有铭牌,标明了徐文淑、胡秋霞、张啸空的卧室所在。卧室里面陈设着当年的老物件,能让每一个游客的心里都能涌起满满的念想。故居的大门偏在西侧,进门的左手边是张家的祖厅“百忍堂”。张恨水回忆录里提到的老家的对联依旧挂在祖厅和大门上。“欲知世味须尝胆,不识人情且看花”;“忠厚留有余地步,和平养无限天机”,我们不难从这些对联中看到张氏祖先质扑悠远的门风。
张家老宅是在清末由张恨水的祖父张开甲所建,四面都是黄土砖墙,书香门弟的人家,人们就叫它“黄土书屋”。老书房的窗外有个小院子,院子里有各色的花卉绿植。这里是张恨水青少年时期读书和写作的地方,他从这里伊始,走向了远方。
黄土书屋,融在万亩油菜花海里,雨雾氤氲着花朵的香气,让房子的檐角、窗前、阶下,都弥漫着花儿被胭湿后散发出的淡淡清香。花朵的香气,随着雨雾飘荡,与一袭丝雨连天的美丽,遗落在天柱山东麓的这个省级名村——黄岭。浅浅幽香,清清新新,像是女子身上自然的体香,勾魂。
在黄岭,听雨,赏雨,总有细细缕缕的诗意。长长的雨丝织成薄薄的帘幕,齐齐的挂在檐下。恬静委婉,洗尽铅华。倚窗听雨,绵软的细雨轻轻叩着青砖黛瓦,细细碎碎,若情人悄悄耳语。有佳人斜倚案前,轻扣兰指拨弄起柔韧的朱弦,悠远的琴音与柔润的雨滴和奏着这盛春的天籁。
黄土岭,笼在烟雨中,若梦若醒。长春湖、亭子河,一水秀美,不仅是在张恨水的笔下,亦在人间,适才惹得爱落红尘。
好想浸入那诗一般的意境。不假思索,不必顾眸,抱一坛醇酿,醉在雨中的花海里,不再醒来。
相关作文: 勇敢的小贝、爱漂亮的妈妈、我的温暖的家、我们是文明城市的小主人、帮外公剥笋、描写雪花、不要浪费粮食、我的分数、一次失败的实验、可爱的钱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