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头发的文章,历代人写得很少,虽然如此,但历代写过的人中又多高手,因此我虽然觉得很愚蠢,还是写下了这个俗不可耐的题目。
熟稔于胸的关于头发的故事,大都来自耳食。众所周知,从古至今都流传了一种剪发赠情郎的朴素的情怀。男子上战场前或外出闯荡前,女子都会眼泪汪汪,泣涕并流,小心翼翼地奉上自己前夜剪下头发,男子则如获至宝。正是贻我以“桃李”,吾亦回之以“琼瑶”。作为信息大爆炸时代下的我,请原谅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的心理品性。即使物资多么匮乏,送头发又代表什么呢?不难捉摸出一个可能:头发对于古代女性的重要性。在古代,头发对于女性而言,大概是头顶上的“贞洁”。尼姑们遁入空门一个最彻底的行为,就是剃除三千烦恼丝,因着这,出家当尼姑也可一时成为轰炸性的大事件。但一旦当事人有所决定,也同样因着这,便是真正地无可挽回了。几年以前还珠格格大红大紫的时候,不知大家有没有对这样一场戏特别清晰,皇后在阴谋被戳破后,哭喊着出家。紫薇一把夺下剪刀,声情并茂地劝服了皇后。当时的台词记不太清了,倒是他们看到皇后剪发的举动后,惊恐的表情,竟像刻在镜中的情景,愈照愈不能忘记。头发的意义,由此也可以略察一而二。
然而不仅是女子,中国古千年,男子长头发的文化也绝抹煞不了。封建社会,他们男子是长发,当西方进入工业革命,他们还是长发,当西方进入资本主义,中国人中开始有人羡艳西方的高技术,高效率,于是先从外表学起。那时候的国人,就这么“聪明”,不管学什么,总是先顾面子上挂着的门牌“闲人免进”。可是又有不断地成批的学生被送出国深造。在西方学到了文化,学到了技术,学到了先进的经济原理,还学到了他们的发型。可惜了大把的金银,待到他们回国时,还是会心虚地装上假辨子,来显示自己“并没有忘本”。真是“无忘挖井人“的赤子之情啊!由此可以看出上辨子的观念在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。当时还未覆亡的清政府,对头发的要求也很严苛。毕竟这是一根长辫子,也是封建统治者能够抓住的一根辫子,用来禁人锢人们思想的窍门。
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,中西文化一次又一次地碰撞中,走出了这样一群人,他们为人之不敢,激百姓之不仁,怀天下之胸怀。他们走过田野,田野便燃烧起来,走过麦芒,便不慌不忙拿出针尖,他们走过黑夜,又走向黎明,走过冬天,又走向春天。
就是在他们中,诞生了新思想,新启蒙,随之而来的反抗封建流毒的风潮,人们纷纷剪下头发,拿起新武器,顽固不化的人走在街上,曾经声名赫赫的头发,如今成了人们鄙夷指使的焦点。不得不说这是人们的一种由政治到文化的高度觉悟。
此后近几十年里,头发的风波都渐渐沉息了。直到现代的来临,灯管换成了五颜六色,头发也就变成了灯管。世界成为花花的了,学生成了漂的了。少数学生为了追求标新立异,染头发,烫头发,不顾头发的呻吟,不顾周遭的侧目。因此大部分学校都定下了较为严苛的校规来约束不安分的心动。这个世界就是这样,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。正所谓是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”学生们每每总要走一些窍门来保护自己的门面。种种小花招层出不穷,大家凑在一起相约一起抵抗或抱怨。一年又一年,直到毕业,也许还会记得那些头发的风波,在某种特别的情感驱使下,怀念那些严苛的执尺的老师,大家匆忙往厕所里藏的情景,甚至可以成为搬不上台面的“头顶文化”但却确实是读书生涯中用来解压的借口,也可以是成为学生们青春年少的或多或少能够挑战老师的回忆。
头发的故事,野史中应该有记载更多。明地,暗地,都是头发地,真的,假的,都是民众的。它属于历史,但史书的白纸并没有为它留下多少空间,它属于文化,却又没有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,它发源于祖先,传承于后代,却又那么的轻。
历史的舞台上每天重章叠唱,但是却没有它的戏码。原因有许多,我猜至少有一条是因为它历史的浓度。盘古什么时候开天,什么时候就有了头发,这样长的演绎,谁敢?人们看得最多的,往往是宋之问这样的人或事,而看不到宋之问身后的骆宾王。但并不代表骆宾王就不存在,你说是吗?而头发文化的发展,应当像隐逸的骆宾王一样。在民间,在草根阶层里借助人们的力量,蓬勃生机!
相关作文: 勇敢的小贝、爱漂亮的妈妈、我的温暖的家、我们是文明城市的小主人、帮外公剥笋、描写雪花、不要浪费粮食、我的分数、一次失败的实验、可爱的钱包标签:头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