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首借景写人,托荷赞母的散文诗。文章描述了一朵在雷雨之夜盛开的红莲,被打得左右倾斜。作者站在屋檐下,不由得担心起那一朵刚刚展开花瓣的红莲。正当作者“无法可想”之时,红莲旁的大荷叶“倾倒了,正好覆盖在红莲上”,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,正如母亲的乎呵护着儿女一般……
文章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,引入自然。作者有八年未看到莲花,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,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。
文章重点描述雨中的红莲,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,触动了自己,于是产生了联想,想起了母亲,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,于是以物比喻人,借景抒情,歌颂了母爱。
文章描述看红莲的三个场景十分感人。这三个场景由令人信服的渐进的情感发展线索串起来。这也是这首散文诗令人百读不厌的重要原因。
一看红莲。在繁杂的雨声中在浓阴的天底下,情绪烦闷。白花的凋谢,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,真是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。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,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,作者观察细腻。你看,“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,早起是浓阴的天,我觉得有些烦闷”。遇上这鬼天气,碰上谁都开朗不起来。烦闷一词,极为妥帖。“从窗内往外看时”,谢了的白莲瓣散漂在水缸里,作家又多了些许感慨和惆怅。
二看红莲。在雷声大作雨越下越大的时候,情绪不适意。红莲左右倚斜,无依无靠。幸好那朵红莲,“今晨却开满了”,亭亭玉立着,烦闷的心儿多少有了点宽慰,用“不适意”,质朴而准确。但偏偏这时“雷声作了,大雨之后就来,愈下愈大”,那朵红莲被“打得左右欹斜”。想去帮忙,因是电闪雷鸣,女孩儿“不敢下阶去”,也在情理之中,眼睁睁看着红莲被大雨肆意地蹂躏,当然“无法可想”。
三看红莲。在母亲旁边,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,慢慢地倾侧了来,正覆盖在红莲上面……作者不宁的心绪散尽了!作者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,联想丰富,升华主题。
待坐到母亲旁边后,“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,慢慢地倾侧了来,正覆盖在红莲上面”,荷叶恰到好处地护住了红莲,了却了作家想帮忙的心愿,因而“不宁的心绪散尽了”。自然散尽了。虽“雨势并不减退”,“雨点不住地打着”,但由于有“勇敢慈怜的荷叶”在上,“红莲却不摇动了”。作家也“深深地受了感动”。从观看自然界的荷叶护红莲到引发联想,感情在真实的积淀中渐浓渐深,一切都水到渠成,毫无生拉硬拽之感。
本文前后多处照应。首段“两缸莲花”,一红一白,后文都有交代;第二段的三蒂红莲,第三段有呼应;莲花开放,正值夏秋之交,浓阴的天,有雷有雨,也极自然;雷雨交加,“对屋里母亲唤着,我连忙走过去”,人类的母爱与植物的母爱彼此回应,相得益彰。作家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所有这些照应全无斧凿痕迹,浑就天然一般。
自古以来,咏物多为抒情言志。这篇短文也不例外。雨打红莲,荷叶护莲的场景,十分温馨感人,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,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。这样荷花即“我”,荷叶即母亲,,“我”是雨打风摆的荷花,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。“心中的雨”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,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。结尾处写道:“母亲啊!你是荷叶,我是红莲,心中的雨点来了,除了你,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?”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,深化了中心。
相关作文: 小闹钟、我的妈妈是傻瓜、救小鸟、挖笋、照片里的故事、一件衣服一片情、秋妹妹、做花灯、小学作文爸爸的生日、一次大的进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