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点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、出处、成语谜语、成语故事大全、成语接龙、近义词、反义词等查询

第二个字是国的成语(2)

位置:一点成语网 > 带国字的成语 > 国在第二个的成语大全

第二个字是国的成语大全列表(2)

第2个是国的成语

国在第二个的成语解释

  • 殃民  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。
  • 寡民  国家小,人民少。
  • 忘身  徇:为国献身。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之度外。
  • 忧民  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。
  • 奉公  心怀国家,努力做好工作。
  • 忘家  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。
  • 利民  对国家、对人民都有利。
  • 爱民  忧心国家,爱护百姓。
  • 难投  有国家却不能回去。
  • 安民  治:治理;安:安定。治理国家,安定人民。
  • 安民  保卫国家,使人民安居乐业。
  • 殄瘁  殄:尽,绝;瘁:病。形容国家病困,陷于绝境。
  • 佑民  捍卫国家,保护人民。
  • 革俗  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
  • 更俗  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国革俗”。
  • 济时  匡正国家,挽救时局。
  • 求荣  勾结投靠敌人,出卖国家的权益,谋求个人的富贵。
  • 一盘棋  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,全面安排,互相协作。
  • 动众  动摇国基及民心。
  • 安民  使国家富强,人民安居乐业。
  • 若狂  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。
  • 英雄  巾国:即巾帼,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,后借指妇女。指女子中的英雄。亦作“巾帼英雄”。
  • 元老  元老: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。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。
  • 殄民  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同“辱国殃民”。
  • 之器  指象箸、玉杯之类的器皿,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。
  • 破家  国家覆灭、家庭毁灭。
  • 三公  公: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。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权不统一,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。
  • 安邦  治理国家,使之太平、安定。
  • 问俗  国:原指都城,后多指国家。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,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。
  • 嚼民  同“蠧國害民”。亦作“蠧國嚼民”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忍性气》:“其奸惡之蠧國嚼民,與虎狼之噬人食物,何處無之。”
  • 三千  喻指众多的诸侯国。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,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,故称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渊骞》:“﹝或問﹞‘貨殖。’曰:‘蚊。’曰:‘血國三千,使捋疏,飲水,褐博,没齒無愁也。’” 汪荣宝 义疏:“ 宋 ( 宋咸 )云:‘三千國者,昔 禹 會 塗山 ,執玉帛者萬國,於 商 周 之世,已漸并之矣,故至 漢 但可三千而已。’ 吴 ( 吴祕 )云:‘ 周 一千八百國,而 漢 郡國一百三、縣邑千三百一十四,云三千者,蓋貨殖之人倍取於國,且言其多歟?’ 司馬 ( 司馬光 )云:‘三千,言其衆也。’ 俞 ( 俞樾 )云:‘《漢書·王莽傳》:“ 始建國 四年,授諸侯茅土,諸侯之員千有八百,附城之數亦如之。”是合諸侯與附城凡三千六百國。血國三千,依 莽 制言之,舉成數耳。 楊子 此文,蓋亦有譏焉。是時以圖簿未定,未授國邑,且令受奉都内,月錢數千,諸侯皆困乏,至有庸作者。 楊子 因或問貨殖而應之曰蚊,又復爲此言,若謂彼貨殖者,亦猶蚊之爲蟲,食人之血以生耳。今天下建國三千,彼得國者亦將血之以自肥也。乃使之捋疏,飲水,褐博,没齒無愁邪?……’按 宋 吴 解此,固爲曲説。 俞 據 莽 制爲釋,亦紆回難通。 温公 謂三千言其衆,是也。”
  • 足民  裕:富饶。使人民富裕,国家丰足
  • 安邦  兴:兴盛;邦:国家。国家兴盛安定
  • 来朝  万:概数,多;朝:朝贡,朝拜。很多国家来朝拜
  • 相战,不斩来使  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
  • 交兵,不斩来使  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
  • 如家  忧:忧虑。忧虑国事,就像忧虑家事一样
  •  指已经亡国或所在国土被侵占、受外国侵略者奴役的人
  • 之谋  佐:协助;谋:谋略。协助治国的谋略
  • 之患  振:拯救;患:灾难,祸患。拯救国家的祸息
  • 百里  蹙:缩;国:国土。指丧失国土或边疆
  • 问禁  进入别国境界,先了解他们的禁令或禁忌
  • 误民  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
  • 忘私  忧:忧虑。忧虑国事,忘记了私事
  • 忘身  忧:忧虑。一心忧虑国事,忘了自身安危

第二个字是国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
第2个是国的成语接龙

国在第二个的成语出处

  • 殃民  明·杨继盛《请诛贼臣疏》:“臣观大学士严嵩,盗权窃柄,误国殃民,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。”
  • 寡民  《老子》:“小国寡民,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,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”
  • 忘身  唐·白居易《赠裴垍官制》:“故太子宾客裴垍,忠正恭慎,佐予为理,事君尽礼,徇国忘身。”
  • 忧民  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寡人忧国爱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
  • 奉公  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。”
  • 忘家  《后汉书·来歙传》:“中郎将来歙,攻战连年,平定羌、陇,忧国忘家,忠孝彰著。”
  • 利民  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参考变通,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,为二十四新制。”
  • 爱民  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寡人忧国爱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
  • 难投  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,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