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来无事,翻开毛泽东诗词,第一眼看到的是《十六字令三首》,读这首诗,仿佛又看到了丛山竣岭之中,一支武器低劣、饥累疲劳的军队,面对数十倍敌军的前堵后追,上有飞机扫射、下有江河拦路的千难万险,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,在近二年的时间中,征途万里,披荆斩棘,攻关克难,终于突出重围…………
而这支军队的统帅,在颠簸的鞍马倥偬之中,依然如闲庭信步,不时抒扬着他那蔑视一切困难的人格意志,以其豪迈的气概,吟诵出雄视千古的宏伟诗篇。
山,快马加鞭未下鞍。 山,倒海翻江卷巨澜。 山,刺破青天锷末残。
惊回首,离天三尺三。 奔腾急,万马战犹酣。 天欲堕,赖以拄其间。
毛泽东的这首十六字令,写与1934年---1935年,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。这首词的构思取材于一首民谣,对此,从这首诗的“注”中可知。
据记:在黎平、榕江、台江、剑河交界地有一首民谣:“上有骷髅山,下有八宝山,离天三尺三。人过要低头,马过要下鞍。”
词中,“天欲堕,赖以拄其间。”取材于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。天柱折,地维绝…………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讲法。
与民谣刚好相反,毛泽东经过此处,没有低头,也没有下鞍。而是“快马加鞭未下鞍”,以一种无所畏惧的气概,策马扬鞭,奔腾而下。再回首,山与天之间如此之近,近到可以量出距离---三尺三。这神来之笔,彰显一代伟人的豪迈。而“天欲堕,赖以拄其间。”则有一种立于天地之间的气势,堪称顶天立地的征服者。
推荐古诗:
登阊门闲望、
登九峰楼寄张祜、
国民党党歌(三民主义)、
日日、
晚晴、
田园乐七首(桃红复含宿雨)、
酬乐天频梦微之、
送紫岩张先生北伐(号令风霆迅)、
戏笔(野菊荒苔各铸钱)、
红楼梦十二曲—聪明累(机关算尽太聪明)
推荐诗句: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、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、
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、
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、
今日斗酒会,明旦沟水头、
鲁酒不可醉,齐歌空复情、
催促年光,旧来流水知何处、
低头弄莲子,莲子清如水、
四月十七,正是去年今日,别君时、
山远天高烟水寒,相思枫叶丹
热文成语
-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,文辞华丽,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。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、戏曲、电影中的感人情节。
- 匪夷所思 匪:不是;夷:平常。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,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。
- 分我杯羹 羹:肉汁。楚、汉相争时,刘邦答项羽的话。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。
- 黯然神伤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。
-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。后称分封诸侯。
-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,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。
- 飞沙走砾 沙:沙土;砾:小石块。沙土飞扬,小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很猛。
- 诽誉在俗 诽:指诽谤;誉:赞扬;俗:风气、习惯。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。后来引申指风气、习惯的作用非常大。
- 本性难移 移:改变。本质难于改变。
-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。
- 补天柱地 修补天,支撑地。比喻伟大的功勋。
- 不卑不亢 卑:低、自卑;亢:高傲。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,既不低声下气,也不傲慢自大。
- 不逞之徒 不逞:不得志,不如意;徒:人(含贬义)。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。
- 不教而杀 教:教育;杀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
- 飞云掣电 掣:闪过。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。形容非常迅速。